西泠印社
登录  |  注册  |   |  邮件系统  |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年西泠 > 大事记

1914-1923

作者:西泠印社     来源:西泠印社     发布时间:2017-12-20     访问量:

1914 民国3 甲寅

吴昌硕撰《西泠印社记》。中云:“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 

张景星撰《西泠印社记》。

立二十八印人画像石。“三年甲寅,集二十八印人画像勒石,嵌于仰贤亭壁,各像均有题辞或传。” 

重建四照阁。“岁甲寅,本社重建,郡人汪承启为文记之。”募建隐闲楼。“隐闲楼,一名题襟馆。岁甲寅,上海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募集书画易资,就社中隙地兴建。”次年建成。

 

1915  民国4 乙卯

建剔藓亭。据乙卯孟秋朱用宾所撰《剔藓亭记》:“有池一泓,峙亭其西,为读碑之所。厥名剔藓,盖取昌黎《石鼓歌》之义。”

建庵。“岁乙卯秋,山阴吴隐得地构屋,名曰庵。”又在庵前建味印亭,今圮。

得潜泉。“潜泉在庵后峭壁下,岁乙卯,吴隐命工凿之,得泉名之曰潜。”

建题襟馆,上海题襟馆书画会集资建题襟馆。“福建郑孝胥题隐闲额,吴昌硕为文记之。”

印社创始人叶铭等草编成《西泠印社志》初稿。

 

1917 民国6 丁巳

题两联。印社范围内楹联极多,难以尽录,此两联各具一定意义,特列于此。一为丁巳重九,印社同人敬颂故印人联:“金石长存,人文崇旧;湖山永祀,俎豆常新”;一为吴昌硕题隐闲楼联:“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1918 民国7 戊午

凿印藏。“岁戊午,同社李息祝发入山,移所储印凿壁庋藏。”李息,字叔同,后人称弘一法师。

得石奕枰。石奕枰上刻围棋格,有“奕隐遗枰”四字,系仁和高云麟题。

勒岁青岩。“岁戊午,吴隐、吴善庆为其先世岁青公表德,遂以名岩,并撰文记之,吴昌硕篆书勒于崖。”

建临湖石坊。“七年戊午……印社于社北临湖建石坊。”

 

1919 民国8 己未

建还朴精庐。“岁己未,吴善庆捐资建。”

建鉴亭。“鉴亭在还朴精庐西,岁己未,吴善庆捐建,即以父字题之。” 

 

1920 民国9 庚申

建观乐楼。“观乐楼,岁庚申吴善庆捐资建。”吴昌硕常住此,后改为吴昌硕纪念室。

 

1921 民国10 辛酉

辛酉题名刻石。“辛酉题名三十一人,隶书。” 

得闲泉。“岁辛酉,张钧衡来游,见林木阴翳,春夏苦湿,因出资凿之,得泉,导与文泉合。” 

建缶龛。“岁辛酉,就闲泉上峭壁中凿龛庋吴昌硕铜像。”铜像系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所制并赠印社。此像于十年动乱中被毁,1980年日方重塑赠印社。

造丁敬身像。“丁仁得石于九曜山之阴,似人形,命工造丁敬身像,置三老石室旁。”此像于十年动乱中被毁,今像系1978年重塑。

募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汉《三老碑》为浙江重要文物,将外流异邦。后浙人募资赎回,藏于西泠印社。据吴昌硕《汉三老石室记》:“不旬月而事集,以八千金归陈氏而载碑还诸浙……凡捐金赎碑,最六十五人,依汉石例,署名氏于碑阴。”

 

1922 民国11 壬戌

建三老石室。“岁壬戌,东汉《三老碑》……浙人捐金赎之,建石室永藏本社。”

开小龙泓洞。“十一年壬戌……开凿岩洞。秋七月告成,前后湖光呼吸靡间,名曰小龙泓。”

 移贞石亭。“贞石亭初在文泉西,岁壬戌,原址改建三老石室,乃移于观乐楼之东。” 

铸朱文铜社印。该印系铜质,方二寸二分,卧螭钮,刻九迭文“西泠印社”四字。背款记:“西泠印社成立第十九年,岁次壬戌,制于印铸局,长沙唐源邺、杭州王督铸。”

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逝世,终年56岁。

 

1923 民国12 癸亥

二十周年纪念。“至癸亥,为本社二十周年,于秋间又开纪念会,罗列金石家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播。”

建鹤庐。“鹤庐在题襟馆后,岁癸亥丁仁捐资建,其下即为通里西湖之门。”

建阿弥陀经石幢。“十二年癸亥,庵左侧建阿弥陀经石幢,释弘一写经,山阴吴熊舍资敬造。”

建入口半坡石坊。“秋九月,开二十周纪念会……于社之前端山之半坡,标以石坊,藉导游人登山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