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 甲寅
1973年底至1974年9月,印社自筹资金,由著名建筑师、社员吴寅设计,修建了宝印山房至仰贤亭一带的建筑。
1976年 丙辰
“文革”结束。社址各刻石剥去保护层,向游客重露真面目。
1977年 丁巳
整修社址。复修宝印山房,辟为孤山外宾门市部。
1978年 戊午
国家出版局批准印社为出版单位。
吴昌硕铜像,邓石如、丁敬石像重建落成。
印社组织部分社员及省市篆刻家创作出版《革命胜迹印谱》。7月10日,叶剑英副主席为该印谱题名。
柏堂前久已填埋的池塘小方壶开挖疏浚,题名莲池。
1979年 己未
《西泠艺丛》创刊。该刊以篆刻为主,兼收书法、绘画作品及论文,古今并蓄,古为今用,是一本研究和繁荣金石书画创作的综合性刊物。
召开纪念印社七十五周年社员大会(12月8日)。出席社员50人(其中老社员18人,新社员32人)。大会讨论了社章修改草案,进行了学术报告会与王个捐献授奖仪式。共收到社员作品150件。
大会选举沙孟海为社长,赵朴初为名誉社长,王个簃、方介堪、启功、诸乐三、钱君匋、程十发等为副社长。选举产生二届理事会,计理事21人。通过新社章及制订出印社五年工作规划。
王个向印社捐献吴昌硕及明清大家书画30件。
举行吴昌硕诞生一百三十五周年画展。
1980年 庚申
11月7日,以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为团长,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村上三岛先生等为团员的“吴昌硕胸像赠呈访中团”,专程来杭举行铜像赠呈仪式,与正参加印社理事会的各理事举行座谈交流,并赴超山拜谒吴昌硕墓。
1981年 辛酉
赴日本岐阜举办“西泠印社吴昌硕书画展”。2月14日,郭仲选、吕国璋等五人组成杭州市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日本岐阜市,并在岐阜市举办“西泠印社吴昌硕书画展”,展出吴昌硕作品80件。展出期间,还举行了吴昌硕艺术介绍会。青山杉雨先生等前来会见。这次展览,在日本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饭岛春敬为团长的日本书法家代表团来印社访问。
以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为团长的“江南文化考察友好访中团”来印社访问。
1982年 壬戊
4月6日至18日,举行“韩登安、阮性山遗作展”。
4月,组织在杭州社员和书画家去富春江、新安江写生、访问。
10月,召开理事会,研究筹备1983年印社八十周年社庆。
为庆祝印社成立八十周年,大规模整修社址。
以青山杉雨、上条信山为正副团长的“日本谦慎书道会江浙学术考察团”来印社访问。
1983年 癸亥
社址整修全面完成,焕然一新。重建后山石坊。
召开印社建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与会的社员和来宾以及日本、香港的友好人士共有二百余人。大会收到论文三十余篇,举行了学术讨论和书画篆刻交流会。举办了印社藏品展、社员作品展,社史资料、创始人事迹、印学史资料、印社国际交流等陈列,盛况空前。
林乾良撰第七篇《西泠印社志》。
1982年初至1983年10月,杭州市政府拨款并印社自筹资金共15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印社社员陈从周设计,对印社景点全面修整,并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