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登录  |  注册  |   |  邮件系统  | 
当前位置:首页 >  遗产保护 > 社藏菁华

西周毛公鼎拓本

作者:西泠印社     来源:西泠印社     发布时间:2018-03-14     访问量:

毛公鼎拓片.jpg

 

毛公鼎,全称《毛公厝鼎》,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根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此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相传曾为陈介祺、端方等收藏,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圆口圆腹,沿上有立耳相对,鼎腹下三足呈马蹄形,腹饰以重环吻、弦纹各一圈。通耳高53.8厘米,腹深27.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其内壁铸有铭文长达497字,为皇皇钜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长方,较散氏盘稍端整。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赢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近代书家李瑞清评价“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书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秦篆近隶,汉篆实分,故篆舍周末由。而孟鼎之实质,克鼎之宽博,散盘之英獒,齐侯罍之变化者珮琚鸣玉,穆雍趋跄,则推断此鼎矣”。其铭文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之一,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现藏于西泠印社的毛公鼎拓本,为西泠印社理事杨鲁安先生捐献。拓本为薄棉连纸本。据杨鲁安先生题跋所记为著名金石家陈介祺良工姚公符精拓,拓出的铭文与器形浑然一体,加之裱工精美,使之相得益彰。拓本上方有著名文物专家王襄先生的的题署。左下有藏家题跋:“陈寿卿藏器甚夥,当时贾人愿拓者皆有定值,为广流传也,独此鼎不轻易示人,有以五十金求一拓片而不可得,亦足见宝贵之重也。辛亥六月凤山识于荆州节署之九思堂”。右下为杨鲁安先生所跋:“此鼎于道光二十年关中岐山县庄白村出土,为周宣王时重器,铭文为四百九十七字,字极精美,初为苏氏兆年、亿年兄弟收得,秘藏于西安,到咸丰二年才运至北京,以重值售归陈介祺,陈氏盛赞此鼎较小而文字几多五百,盖自宋以来未之有者,典浩之重,篆籀之美,真有观止之叹,数千年之奇,于今日遇之良有厚幸矣。陈氏得鼎,有怀璧之惧,秘不示人,拓本向不外传。宣统二年其孙孝笙以万两银卖与端方,端方死后鼎又易主,抗战前夕叶恭绰为保此鼎不致外流,以高价购得,几经流离,于抗战胜利后,重归南京中央研究院所藏,一九四八年底运往台湾,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陈列。毛公厝鼎精拓本极为难得,当年吴大澂索拓,照付白银百两,此本为陈介祺良工姚公符精拓,可宝也”。拓本上还钤有“文字之福”“平生有三代文字之好”“簠斋藏三代器”“海滨病史”“十钟主人”等鉴赏印,使拓本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