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登录  |  注册  |   |  邮件系统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政务信息 > 社务信息

2019年第5期《社务信息》

作者:西泠印社     来源:西泠印社     发布时间:2019-02-03     访问量:

长叹灵光杳  何追汗漫游

——高式熊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式熊先生,于2019年1月25日清晨驾鹤仙游,享年98岁。1月29日下午15:30,高式熊先生生前亲故知交、门生子弟及社会各界代表五百余人汇聚上海龙华殡仪馆,缅怀高老艺德风范,作别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印坛耆宿、海上名贤。

仪式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以及社团事务处、艺术创研处相关负责人专程赶赴上海,参加追悼仪式,送别高老最后一程。当天下午,龙华殡仪馆大厅外的广场上,密密张挂着挽联与条幅,各界敬献的花圈、花篮从厅外一直排到高老灵前。厅堂正中,洁白的幛幔与花朵簇围下安卧着高老遗体。厅堂内除西泠印社敬献的花圈外,执行社长刘江先生,副社长朱关田、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童衍方、龚志南等均以个人名义致送花圈,或寄呈唁电、献上挽联,93岁的名誉副社长吕国璋先生也专门致函家属,表达追念与感怀之情。尤其令人动容的是,西泠印社最年长社员、105岁的顾振乐先生也亲自来到了追悼会现场,不顾家属劝阻,坚持起立,向这位相知相交逾半个世纪的好友鞠躬道别。

高式熊先生于1947年加入西泠印社,社龄长达72年,为本社早期社员中最后一位离世者。高式熊先生出身名门,其父高振霄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第(正与本社创立同时),授翰林院编修,入民国后以授馆鬻书自存,学问优厚、禀性高洁,于海上诸老中深孚清望。高式熊先生幼承庭训,娴习文字书画与金石篆刻,后拜入印坛巨擘赵叔孺、王福庵先生门下,又与望云草堂张鲁庵先生有师友之谊,得诸家心法,勤于艺事,故年甫弱冠即秀出于众。1947年,年仅27岁的高式熊先生加入西泠印社,为本社最年轻社员,与前辈耆老把臂同游,吟咏湖山、商略金石,名列《丁亥重九题名》,至今传为印林佳话。

 1962年,鲁庵先生去世,家属遵嘱将望云草堂遗珍捐予西泠印社永久保藏,高式熊先生居间整理联络,尽心竭力,厥功甚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高式熊先生长期担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2003年起又担任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四十余年来,为西泠印社的恢复、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先生传承鲁庵印泥绝技,不以自秘,晚年献予国家并致力于培养传人,嘉惠印林,令人感佩。

高式熊先生书法楷、行、篆、隶兼擅,清逸洒脱,尤以小篆最为精妙,与篆刻并称双美,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发表,并著有《西泠印社同人印传》、《高式熊印稿》等。先生为人仁厚豁达,乐于启沃后学,同人尊仰不啻鲁殿灵光。2018年,高式熊先生获中国文联颁授“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称号,代表了当代书法篆刻界对这位民国印坛硕果仅存的前辈名家的崇高敬意。

高式熊先生溘然辞世,标志着印坛一个时代的落幕。前辈风仪已远,惟其书法、篆刻及印泥绝艺,将传诸久远,为我印学同道永宝重之。我辈后学亦当覃研精思,秉承前辈风范,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西泠印社社委会艺术创研处  供稿)

 

   :

《西泠艺丛》2018年12月完成总第48期暨杨守敬研究专辑的编辑出版工作  本期刊登专题研究八篇,分别为“学界通人、书坛巨擘、文化使者——杨守敬”、“论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杨守敬学书“五要”发微及当下意义”、“杨守敬碑帖相兼书学思想考述——兼及杨氏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学术分歧”、“杨守敬金石学兴趣与其早年行迹的关系研究”、“对杨守敬书艺书论的评价认识及影响其书名的原因和书史评价定位蠡探”、“杨守敬跋《四明本西岳华山庙碑》解读”、“杨守敬赴日前夕的日本书坛”等;刊登“张贞与《赖古堂印谱》”、“《邾太宰》器铭考析”等学术研究两篇;刊登“叶季允:星洲第一篆刻人”、“吴昌硕批点王个篆刻选”等文章两篇;刊登“孤山‘文泉’摩崖石刻近日发现”等艺丛信息20则。                

 (西泠印社社委会信息处  供稿)

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指导“浙江农信杯书法展”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  2月2日,由浙江法制报、《东方法苑》杂志、“浙江普法”微信公众号、浙江法治在线网站等媒体联合开展的“浙江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其中,由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指导的浙江农信杯“书法说宪法”主题书法展光荣入列。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作为西泠印社直属的书画篆刻艺术创作、研究、教育机构,以西泠印社雄厚的学术资源为依托,2019年将继续坚持以培训为主、名家班为基础、活动为增长点,并进一步践行“走出去”思路,多与第三方开展合作,走出一条新路。

(西泠印社社委会艺术创研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