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登录  |  注册  |   |  邮件系统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社员动态

黄镇中:深切缅怀毛昭晰老师

作者:西泠印社     来源:西泠印社     发布时间:2023-01-09     访问量:

惊悉尊敬的毛昭晰老师因病逝世,甚感悲痛。回忆起毛老师对西泠印社多年来的支持与贡献,历历在目,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毛昭晰老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毛老师”。今就数十年来工作中与毛老师的一些交往,写下这几件往事,谨以怀念这位温厚宽和、为印社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专家、老领导和老前辈。


我是1985年1月调到西泠印社工作的。来印社后第一件事是与蒋北耿、余成同志创办《西泠艺报》。经过几个月筹备,1985年6月《西泠艺报》创刊号出版发行,每月一期,刊登报道社内外及书画篆刻界的重大活动和消息,同时成为广大社员们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园地,深受广大社员欢迎。不料《艺报》办到第八年,1992年省里要整顿内部报刊,《艺报》暂时被“叫停”了。在当年的理事会上,此事引起与会理事们的强烈关注与反响。毛昭晰老师在理事会后把我叫到一边,说:你们应将此事向省里有关部门写个报告,说明情况,然后请全国各地的社内老先生参与,大家一起争取一下。于是在1993年,我们取得了北京赵朴初、启功、徐邦达,上海钱君匋、方去疾、程十发,杭州郭仲选、刘江、陆抑非等一众老先生的支持,在毛老师的积极关心奔走下,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帮助下,《西泠艺报》在第二年得以恢复,保住了西泠印社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受到了广大社员的好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西泠印社面临着社团登记的难题。根据社团登记的有关规定,只有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社团才能在国家民政部登记、跨地区发展社员,在地方登记的地方性社团不能跨地区发展社员。但是,西泠印社从成立之初就是跨地区的社团组织,成员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包括海外社员,历史形成的现状使得它无法在地方的省、市完成社团登记。


当时我是省政协委员,就为此事专门写了提案,在一次省里的两会上,我把提案交给毛老师,希望得到他的支持。毛老师当时是全国人大常委,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在北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小组会上,提出了西泠印社无法社团登记的问题,引起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重视,并表示会亲自帮助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天,毛老师专门给我打来电话,传达了张德江同志的指示,叫我马上写个报告,托人带到北京。我当晚就赶到了之江饭店,把以单位名义拟写的报告,交托给当时即将赶赴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交通厅厅长、西泠印社理事郭学焕同志,请他转交。在毛老师的积极沟通,张德江同志的直接关心下,西泠印社作为特例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成为地方管理的全国性社团,当时相同情况的还有原上海的“宋庆龄基金会”。民政部社团登记,对西泠印社这二十年来新一轮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这与毛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有关领导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根据当时有关规定,省会城市只能有一家出版社,而当时杭州市有西泠印社出版社和杭州出版社。有关方面拟决定,把西泠印社出版社合并到杭州出版社。


因西泠印社的出版事业已有近百年历史,不仅早在成立之初就有书肆,出版了很多碑帖、印谱,七十年代末恢复后也出版了不少专业书籍,是业内很有影响、极具专业特色的出版社。毛老师表示,他会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保留下来。经他多方努力,以及众多社员和领导的共同呼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西泠印社的出版历史和意义影响,此事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西泠印社出版社得以保留,如今已发展成为社团产业的重要支柱。


毛昭晰老师不光在我省的文物保护事业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对西泠印社也一往情深。他作为一位学者型的领导,既有渊博的学问、正直的人品,又有阔大的格局、谦和的个性,还有直言敢为、勇于担当的气度,他在西泠印社发展历程中这几个节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将永铭于社史。我们永远感念他。


毛昭晰老师千古。


640 (1).png


2016年4月西泠印社乙未春季雅集,与毛昭晰老师合影于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