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谷雨、万物欣荣,繁花满树、日丽风和,西泠印社于湖州安吉鄣吴举行春季雅集活动。百余位社员齐聚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故里,祝祭先贤、瞻仰故居,濡墨舞翰、共话艺事,并触目感怀,歌以咏志。现特选其中代表篇什刊布,以飨读者。
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记
乙巳谷雨,西泠诸子百二十余人,会于苕溪之源、缶翁故里鄣吴。当是时也,苍山叠翠,新篁含烟,吴昌硕先生旧宅前设青玉案,列紫铜炉,陈公振濂先生执牛耳主祭,童公衍方先生诵祭文于庭,香烟袅袅,直上九霄,与丁、王、叶、吴四公和缶翁精魄相接。百廿子肃拜进香,礼成,踏青阶谒缶翁故宅,但见檐角悬蛛犹结篆痕,庭前老梅虬枝若刻石皱,恍闻 “老缶画气不画形” 之叱咤,自砖缝苔纹间汩汩涌出。此乃西泠百廿载春秋中寻常一页,亦金石道统生生不息之明证也。
溯自光绪甲辰,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石潜四君子结社孤山,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志。其时神州板荡,斯文将坠,诸公于湖山间筑起潜泉、剔藓亭,刊行印谱,竟使秦汉气象重耀印林。及缶翁昌硕先生掌社,振臂一呼,天下印人云集景从,遂开 “西泠八家” 后三百年未有之盛局。先生尝作《西泠印社记》,有言:“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 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 此等胸襟,直令印灯长明,至今犹照苕溪。
今观雅集笔会盛况,恍见缶翁遗风:中庭列素宣三十丈,墨海翻涛,铁笔铿然。或作石鼓文如铸铁券,或写墨梅虬枝似屈寒钢。予亦忝列其中,沐手恭撰联语,曰:“缶道垂芬,鄣吴盛会瞻先范,刻石韵遒参秦法;印灯续焰,安吉新盟绍前贤,写梅香冷挹苕溪。” 祈字字皆带苕水清冽之气。诸公或白发垂肩而刀法愈健,或青衫磊落而笔意方遒,此正应昌硕先生 “食金石力,养草木心” 之训。
是日也,春明景和时。见童公衍方先生指故居檐角谓余:“此非寻常黛瓦,乃缶翁当年听雨刻印处。” 忽忆东坡先生诗 “非人磨墨墨磨人”,而今满堂柔毫共铁笔沙沙,犹似与前贤磨墨声相应和。西泠之道,不在印泥朱痕,而在使三代吉金文字、两京碑版气韵,尽化入笔墨血脉,此所谓“金石不朽,斯文在兹” 者也。
嗟夫!自西泠立社以来,神州历经鼎革,而印人总在刀锋间守护文化精魄。今海内升平,吾辈更当效先贤 “与古为徒” 之志,使缶翁 “出锋颖作龙跳,执铁笔唤鸿蒙” 之精神,永驻湖山间。临别回望鄣吴古镇,但见日正中天,似见丁、王、叶、吴四公与缶翁,正拈须笑看后来者挥毫泼墨也。
岁正乙巳谷雨,静远室杨剑记于缶翁故里。
——杨剑
2025年4月20日
乙巳春雅感怀
篆烟浮讲席,春气动高台。
鸟迹书中索,鸿泥雪后裁。
印传三代玺,社结百年才。
莫问兰亭事,风流我自来。
——李砺
2025年4月20日
乙巳西泠春季雅集鄣吴祭先贤
松柏护幽冈, 先贤出此乡。
百年传印学, 一脉继遗芳。
雅集群英至, 清醪幽思长。
西泠存古调, 代代守孤亢。
——洪亮
202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