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祺(1813-1884)被学界公推为一代金石学宗师,他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名其藏室曰“万印楼”而闻名天下。为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进一步挖掘、弘扬陈介祺金石思想,展现国内外陈介祺及金石文字研究最新成果,陈介祺故里潍坊市决定在2023年9月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期间,联合西泠印社等单位共同举办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征稿启事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学术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二)主办单位:西泠印社、潍坊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
(三)承办单位: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潍城区委、潍城区人民政府
(四)协办单位:中共潍城区委宣传部、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市书法家协会、潍坊万印楼印社、潍坊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潍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陈介祺研究会、陈介祺金石艺术研究中心
(五)设立组织委员会,负责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全程组织领导工作。
(六)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投稿论文的全程评审工作。
(七)设立组委会办公室。
二、论文征集
(一)主题内容
本次研讨会以“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为主题,重点探讨陈介祺学术思想、成就,以及晚清和现当代金石文字研究。尤其欢迎运用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展现深入研究的新成果。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征稿,2023年7月31日截稿。
(三)征稿形式
1.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公开征稿。
2.定向向国内外陈介祺及金石文字研究专家学者邀稿。
三、论文评审与作者待遇
(一)组织评审委员会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评出入选论文约40篇;评出“陈介祺学术奖”4篇,优秀论文奖6篇,并支付相应稿酬。
(二)特邀、获奖和入选论文将集结出版《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三)向特邀、获奖和入选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论文集》2部。部分论文择优向国家级核心期刊推荐。
四、论文要求
(一)来稿论文以.doc/.docx格式电子版为宜,篇幅15000字以内。请附300字以内中文提要及3-5个中文关键词。若有课题资助背景,请标明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谢绝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网络发表视同公开发表)。
(二)来稿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紧扣主题,且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学术价值。凡参引他人观点,一般应引用原文,以双引号标出,并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详细标明出处;使用他人整理发表的文献、图版和数据资料者,亦请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相应列明。
(三)注释一律采用篇末尾注。文中引用之文献,首次列注时需注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时方可简化。注释参考体例:
1.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147页。
2.孟庆星:《隐喻类推与书法意象的生成》,《中国书法》2018年1月刊,总第322期,第50页。
3.(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载《中国书画全书(修订本)》册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4.Burton,J.M:Bretton Woods system recommendations:A brief introductio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42(6),2002,p.564.
(四)论文图版切勿图文混排,需清晰无误,分辨率在300dpi(大小约3M及以上)并注明出处。请按图版在文中的出现顺序分别编号(图1、图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将图版编号标于文中相应位置;文末另请列明图版序号和图释说明。如文中插入图版、符号或外文较多,请同时提交该论文的pdf版。
(五)请作者在来稿时使用真实姓名,在论文文末注明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与作者联系。另外,请作者附上200-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包括姓名、籍贯、工作单位、社会兼职、学历、职称、既往学术成果情况等)。所有来稿均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六)特邀、获奖、入选作者在论文集出版及研讨会召开之前,请勿公开发表本次论坛论文,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七)投稿论文于2023年7月31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陈介祺研究会邮箱,并将文字稿纸质版寄到陈介祺研究会(注明“学术研讨会投稿”),逾期不再收稿。如有未明事宜,敬请来电来函垂询。
(八)联系方式
邮 箱:2219597923@qq.com
联系人:邝先生、张先生
电 话:13450238173、15263690539
地 址: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408号,陈介祺研究会秘书处
邮 编:261021
陈介祺学术思想与金石文字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2023年3月10日